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這句話大家都聽過,家有老人就如同珍寶般珍貴,而長者珍貴的地方在於他們人生歷練豐富,從他們身上我們或許能學到一些寶貴的經驗跟生活智慧,這是過去我對這句諺語的解讀。可是實際照顧過自己的爸爸後,現在我對這句話有全然不同的見解。
.
原來這個「寶」就像孩子的那個寶,接我爸來家裡住一週,有種像在照顧孩子的感覺(不是抱怨)。這些年嫁人後忙著照顧自己的家庭,陪伴自己的孩子,我沒什麼盡到做女兒的心,所以把爸爸接來住我很開心。我爸自從今年記憶力退化,他自己獨居總讓我擔心得要命,我一天到晚跑回家看他,原以為接來我家住,能讓我放下一些擔憂,結果卻看到身為上一輩父母的辛酸面......
他們辛苦了大半輩子,一直到老了,都還是放不下我們。
.
舉例來說,老白每天出門上班前,我都會上前抱他跟他說掰掰,但因為我爸在,我就不好意思這麼做,結果老白也理所當然的連跟我爸說掰掰都省略,就這樣默默出門上班。我爸因為沒看見老白,就問我「他去哪了?」然後因為他記憶力退化,問完的問題就忘了,所以我大概每隔五分鐘就要回答他一次,後來我傳訊息叫老白打個電話回家,跟他說他去上班了,讓我爸安心。
.
因為老白一整天不在,我爸總會問我他什麼時候回來?晚餐時間也是,我跟孩子吃飯的時候,一直問我 「阿韋上班有沒有吃飯?」我爸這輩子的心力都在子女身上,他根本不關心自己,甚至也不懂得對自己好。有一晚吃飯,他又問我「阿韋有沒有吃飯?」我跟他說「我們都長大了,你可不可以多關心自己」(說到一半還不爭氣的哽咽)我很努力的掩飾想哭的心情,叫恩恩小羽先陪阿公吃飯,自己走去房間廁所讓眼淚靜靜流完,把心情調適好再繼續吃飯。
--------
上週我接到一封網友的私訊....
內容大抵在問我不是還有姐姐跟弟弟,我把爸爸接來家裡照顧,那姐姐跟弟弟呢?他問我心裡會不會不平衡?我知道對方沒有惡意,他只是想闡述他跟我面臨一樣的心境。
.
我媽走的早,她沒有留下什麼給我們,唯一傳承給我家子女的就是互相照顧的心,我的父母給了我兩個姐姐一個弟弟,家裡的孩子多所以總是吵吵鬧鬧的,可是不論我們姊妹再怎麼吵,感情依然很好,甚至好到我姐出嫁的那天,我哭到泣不成聲,比我爸媽還傷心😢
.
人總要活到一定的歲數才能體悟到「手足是父母留給子女之間最重要的資產」這是再有錢也買不來的,我是結了婚才明白,不論妳跟另一半再怎麼契合,他終究沒有參與自家父母過去的生活點滴,很多感受他可能不太能理解。
.
平日我自己一人扛著大小事,週末輪我姐,我第一次感受到手足的力量,你真的會感覺到她能分擔你的心情,儘管我們的情緒都差不多,可是有個人能理解你是如何的難受,在那個時刻裡,是最大、最有效的安慰,這樣就夠了。
.
那天跟我的家人討論著萬一哪天爸爸病重,絕不要插管! 大概是有年紀了,每當長輩有什麼病痛的時候,好像所有自然的話題,都隱藏著一股不自然的氣息.......我的腦海不斷浮現媽媽病重需要簽放棄急救同意書的畫面,一想到當年送媽媽進火葬場的畫面,我的眼淚就瘋狂的掉出眼眶,因為太不捨我媽,所以當年是我們做子女的把老媽的骨頭一個個夾進罐子裡,抱著她的骨灰喊她回家的,一顆心經歷過這樣支離破碎的傷痛後,還有什麼走不過的?
.
我後來回訊跟對方說,我的姐姐跟弟弟工作很忙,我能做的就做。因為我姐出社會比我早,當年我還在唸研究所的時候,都是她們資助我的,每個人能付出的心力都不一樣,大家面對的都是自己的父母,不要留下遺憾才是最重要的。
.
生命中有很多磨難,經歷過這些無法掌控的事情,才明白我們是多麼的渺小。人來到這世上是一個人,走的時候也是一人,生命裏的得與失,都不斷在讓我學習珍惜、感恩與自省。
.
.
在死亡面前
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
每個傷痕累累的人身上
都藏著你我的人生答案
或許這就是冥冥之中
你們會看見我文字的原因。
.
.
-------
願你們大家都很好
中秋節快樂😊